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莘县  >  名人轶事

【莘县人物】《一方水土》卷三十二·民兵党员——邵忠江

时间: 2021-12-14 15:38 来源:莘县人民政府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卷三十二

民兵党员 邵忠江


今德州市夏津县渡口驿乡太平庄有邵氏近百口人,自清朝中期迁居此地,两百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口音之中依然保留着浓厚的莘县特色,查阅《邵氏家谱》得知,当地邵氏祖籍聊城市莘县朝城孝子里邵庄,后迁至柿子园镇后雷庄,经十三世邵陈正移沙窝村,又经十六世邵燦学、邵燦至兄弟移至今地。传至邵忠江先生已是第四代,属孝子里十九世。

(存于太平庄红色纪念馆)
邵忠江,中共党员,生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卒于1988年。其父名至春,配王氏,生三子,依次名唤忠和(河)、忠良、忠江,忠江自幼过继三叔邵至冬膝下。及成年,忠江配珠泉屯张氏,生二子,名玉波、玉华。邵忠江身材魁梧,为人慈善,处世心胸坦荡爱说爱笑,是热心之人果敢之士。

太平庄是知名红色村,夏津县农民运动的火种就是在此村点燃,19277月太平庄团支部建立后便开启雇农罢工运动。之后成立了有组织有纪律的农民团体——农协(会)。在农协的领导下,组织发动贫雇农同地主豪绅、地方反动势力作斗争。成长在革命氛围如此高涨的邵忠江早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牢牢树立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后担任太平庄农协(会)主任,带领百姓斗地主,打劣绅,为广大贫苦百姓争取利益,深得组织信赖。抗日战争时代,邵忠江参加民兵,站岗执勤、运输伤员,表现的有勇有谋。并在解放前已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早的与党和人民站在了一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太平庄人民经历了由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的过渡,邵忠江长期担任公社社长,受到社员的广泛拥护,自35岁起,忠江先生一直坚守在公社(村)基层岗位,其中在70年至75年、80年至82年,两度担任太平庄村党支部书记,目前被收录于太平庄红色记忆馆之中。邵忠江先生有文采,知奉献,勤勤恳恳威望极高,十里八乡知其名,及去世,莫说本村,外村中也有很多人为老人家送行。

(存于太平庄红色纪念馆)
忠于党、诚于民,爱国敬业勤恳奉献,不仅体现于邵忠江个人,也体现于他的家庭之中,其长兄邵忠河及夫人冯氏俱为党员,堂兄弟邵忠堂同样在解放前入党,新中国成立前后长期在教育、农业等部门任职;晚辈之中邵玉华19岁时在哈尔滨参军,守护在祖国北疆;侄子邵玉章同样参军入伍。邵宪军和邵景华俱为党员,后人们正以自身的努力继承和发扬邵忠江的爱国精神。

(老年邵忠江和幼年邵景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莘县人民政府 承办: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635-7321439

网站标识码:3715220009 鲁ICP备14013408号 党政机关 鲁公网安备 37152202000131号

联系我们隐私保护郑重声明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