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县政府预算公开

关于莘县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0-06-04 15:32:18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索引号: 11371522004438085T/2020-40563621
名称: 关于莘县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单位:莘县财政局
发布日期: 2020-06-04


关于莘县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0518日在莘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莘县财政局局长 张景朝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莘县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践行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全县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改革得到有效落实,较好完成了县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任务。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9%,剔除减税降费等因素同比增长10.2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9335万元,非税收入完成24633万元;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6.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返还性收入12070万元,上级给予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7168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3697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4600万元;从基金预算调入资金50000万元;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23811万元;加上上年结转6100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财力520427万元。

2019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610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77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4720万元。收支相抵,结余20828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5897万元,剩余部分14931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168892万元,加上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718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005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186万元,收入共计283758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222265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00万元,调出资金50000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4200万元,支出共计276565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7193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为零,在年度执行中实际未发生国有资本收支业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42581万元,完成预算的119%。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41198万元,完成预算的125%。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75179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4189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3284万元),机关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875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5191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884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94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收支结余138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90324万元。

(五)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落实情况

1.发挥财政职能,财源税源建设得到新加强。一是落实国家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利用财税政策机遇引导扶持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优质实体企业贡献地方级税收的能力持续增强。二是通过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取消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等方式,切实减轻政府采购领域企业负担,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三是深入开展社会综合治税。通过涉税信息采集利用、发票控管和重点涉税环节税收管控等手段,加强税源管理,堵塞税收漏洞。全年综合治税采集涉税信息5896条,实现税款入库8310.98万元。四是充分利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机遇,围绕国家、省、市支持方向,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国家的投资导向,把握国家的投资重点,立足我县特色,突出优势,努力寻求上级财政投资导向与我县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多形式、多渠道争取资金。全年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补助共计295367万元,争取新增债券资金100500万元。

2.优化支出结构,民生保障得到新提升。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持续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用于保障民生项目支出。完善保障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救助体系,切实解决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中小学保安经费、班主任津贴、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助、校车运营补贴、支教教师补贴发放,支持学生安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长效机制,重点保障改善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本年度筹措拨付财政资金21764万元资金,履行以前年度建设项目及设备购置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二是社会保险类资金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收支顺利实现省、市级统筹;困难群众城乡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待遇和“特惠保”等特殊保障政策逐步完善。三是部分退役军人社会保险接续、退役士兵公益岗工资、待安置期间生活费、退伍军人自主就业金、义务兵优待金、优抚对象定量定补贴等退役军人事务管理政策稳步落实。四是扩大社会福利救助类资金支出,主要投向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城乡医疗救助、未成年孤儿与困境儿童生活补助、临时救助资金和残疾人员保障及其养老支出。五是积极促进就业,就业和创业培训专项资金、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创业培训补贴落地落实。六是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基本公共卫生支出、公立医院改革、老年人高龄补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和基本药物补助等政策得到有效保障。

3.扎实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是启动26项涉农资金整合为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统筹下达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起草《关于加快推进县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实施意见(试行)》《莘县统筹使用整合涉农资金操作流程》,明确涉农资金整合的范围、改革思路、管理程序和工作要求,细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的职责分工和具体流程。全年统筹整合涉农资金49500万元。二是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资金666万元,支持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投入保护畜牧生态环境资金2702万元,促进我县畜牧生产健康发展,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农机购置补贴、库区移民补贴、三品一标认证奖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稳步落实,切实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四是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上年剩余未完工的“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四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奖补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项目资金全部拨付到位。五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等乡村文化建设项目。

4.深化财政领域重点改革,完善县级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一是继续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健全“全口径”预算编制体系,更新理财观念,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强化资金挖潜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增加制度、政策和资金有效供给,加快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根据《预算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发展实际,制定了2020年部门预算编制方案。二是推动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健全“四本预算”。起草并申请印发了《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莘县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莘政办发〔201911号),为加强我县国有资产特别是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奠定了制度基础。三是着力优化预算评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全年审核编制招标控制价项目33个,编制控制价金额40655万元,通过重点把控财政资金项目控制价编制和工程结算审核等关键节点,严控项目投资额,节约财政资金。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和省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规定,在专题调研和绩效重点评价的基础上,完成了我县《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讨论稿)》的起草工作。

5.持续加大“三大攻坚战”资金支持力度和资金监管力度。一做好财政领域防范重大风险工作,坚持以控制政府债务率和化解隐性债务为主线,守牢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2019年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442381万元,其中一般债券余额为204533万元,专项债券余额为237848万元,均未超过省财厅核定和县人大批准的债务限额。二2019年预算安排县级扶贫专项资金2145万元,县级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比率远远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比率,全年全县支出各级扶贫资金总计10832万元;积极推进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系统,加强扶贫资金信息化监控管理,对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下达、支付及项目资金绩效目标执行等情况进行逐环节全流程监控,促进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全年动态监控平台系统涉及资金208975万元。三统筹资金19823万元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其中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安排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资金达10291万元,促进了我县空气质量改善;积极配合环保部门申报土壤污染修复资金,用于保障我县污染场地的鉴定评估、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土壤修复工程施工等各项支出。

各位代表,2019年全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正常,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环保治理等限制性政策落实、减税降费等扶持性政策落实等因素叠加,财政增收难度不断加大;收支矛盾突出,“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支出压力凸显;债务风险防范任重道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与先进地区差距明显;国有资产监管,特别是国有企业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客观正视,妥善解决。同时,恳请各位代表、各位委员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财政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0年全县财政预算安排总体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在兜牢“三保”底线的基础上,安排更多资金向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项目倾斜,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着力提质增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落实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全县高质量发展的预期目标和总体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形势、税制改革、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民生政策刚性支出加大等因素,我们坚持积极稳妥、以收定支、留有余地、全口径预算一体化编制的原则,编制了全县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意见

收入情况: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为109166万元,比上年增收5198万元,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安排83369万元,非税收入安排25797万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6.4%

支出情况: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为476609万元。县级预算安排的重点是: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75484万元;国防类支出539万元;公共安全类支出19948万元;教育类支出118647万元;科学技术类支出925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361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87401万元;卫生健康类支出34014万元;节能环保类支出8483万元;城乡社区类支出21257万元;农林水类支出64900万元;交通运输类支出12846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类支出772万元;商业服务业类支出2010万元;金融支出162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33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类支出6471万元;住房保障类支出21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90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1677万元;债务付息支出6684万元;预备费9528万元。

平衡情况:2020年预算安排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166万元,预计返还性收入1207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67670万元,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8580万元;从基金预算调入资金75100万元;从国资预算调入资金69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897万元;收入总计495383万元。预算安排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6609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8774万元,支出总计495383万元,收支相抵,净结余为零。

(二)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意见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201991万元,加上上年结转收入7193万元,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101万元,收入共计209285万元。当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13150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677万元,从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75100万元,支出总计209285万元,收支相抵,净结余为零。

(三)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意见

2020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安排12000万元,其中,国有股权处置收入11790万元,国有企业上缴利润21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安排12000万元,其中,为国有企业注入资本金5100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6900万元。

(四)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意见

2020年,全县机关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收入177244万元,同比增长11.4%,其中:社会保险缴费收入7820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9458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支出164531万元。当年收支结余1271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95663万元。

三、确保完成2020年财政预算任务的重点工作措施

2020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提质增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主动作为,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各项预算任务。

(一)加强预算管理,确保财政运行健康平稳

一是收入方面,统筹编制2020年“四本预算”,严格预算管理,着力提升预决算信息公开质量,主动接受各界监督。多措并举,提高财源税源质量,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双招双引”和清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账款为抓手,增强税源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以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和再造政府采购流程为抓手,构建财政领域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积极争取基本财力转移支付,弥补民生和社会保障财力缺口;全力支持“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环保治理和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领域项目申报、资金争取工作,争取上级给予我县更大规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争取新增债券额度,规范运用PPP模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和新城建设。二是支出方面,更加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支出,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全力保障民生项目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预算执行要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尽快发挥财政资金效能;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将有限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控追加预算和增支事项,用财政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二)防范化解风险,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1.兜牢“三保”底线。从全国看,兜牢“三保”底线已经上升到一个政治高度。2020年,财政部门将严格落实“三保”经费预算编制审核制度和工资专户管理制度,预算编制不留硬缺口,财政支出把“三保”摆在优先位置,预算资金优先向“三保”倾斜,库款优先向“三保”倾斜,优先处置“三保”风险。

2.全面加强国库库款管理,探索建立库款风险预警制度,合理安排支出顺序,强化预算约束,确保库款保障水平处于财政部规定的警戒线之上,守牢财政可持续发展底线。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债券资金支付程序,继续坚持以控制政府债务率和化解隐性债务为主线,严控政府债务增量,综合施策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3.持续加大县级财政扶贫财政资金投入和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2020年安排县级财政扶贫资金2450万元,同比增加12%,确保县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比率远远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比率,深化“精准脱贫”成果巩固。

4.突出重点,推动污染防治。推进节能减排、清洁取暖、散煤治理和新能源推广,支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三)聚焦乡村振兴,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1.着力推动乡村振兴,落实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农业立县发展理念。一是高效对接上级财政加大乡村振兴投入力度政策,做好农林水预算支出;继续做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落实,切实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精准度,确保涉农资金用出实效;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杠杆作用,抓好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的有利机遇,融合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完善各阶段教育资金支持政策,巩固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和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落实成果,实行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普通高中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政策,保障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救助体系资金需求。着力化解“大班额”问题资金保障,更加注重教育资金分配向农村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办学差距,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县级配套资金保障;完善困难群众特保政策和救助制度体系;严格落实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等退役军人事务管理政策;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支出、公立医院改革、乡村医生生活补贴、基本药物补助等卫生健康领域资金保障,完善大病医疗救助体系;守牢社会保障底线。

4.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促进提升就业质量。继续专项支持就业和创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和“三支一扶”项目建设。

(四)统筹重点改革,优化财政管理工作质量

1.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切实提升国有资产监管质量。以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为目标,推动出台《莘县县属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在彻底理清国企资产、负债、担保、收益等底数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国企改革重组,优化国有企业架构,调整国有资本布局。积极推行“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平台公司”模式,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实现政企彻底分离,把优势企业推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面提高国有企业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国资局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规定加强监管,加大国有企业运行质量考核,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资;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全力化解存量债务,守牢不发生债务风险事件的底线。

2.着力县镇财政体制改革,激励镇街干事创业。以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的县与镇街财政关系为目标,明确县镇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优先和重点保障的八大类22项重大基本公共服务,列入县级事权,县财政统筹保障,减轻镇街民生支出负担。通过精确核实镇街收入底数和支出需求,简化归并上解和补助基数,核定镇街收入保障线和奖励线,激励镇街干事创业,化解镇街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实现政府对社会资源的优先配置,破除镇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增强镇街发展内生动力,提高自身保障和发展能力;压减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事项,集中财力支持县委、县政府重大发展规划。

3.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通过实施政府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通过开展预算申请环节事前绩效评估,预算编制环节绩效目标管理,预算执行环节绩效运行监控,决算环节绩效自评、重点评价和深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通过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绩效标准体系,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评估评价方法和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夯实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基础支撑。力争到2022年底,全县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促进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的一体化、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大幅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五)坚持党建引领,打造过硬财政干部队伍

1.突出政治统领和思想引领。从严从实加强财政机关党的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严格落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根本政治任务,压实压紧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严肃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严格组织建设,引导财政干部自觉把讲政治摆在财政工作首要位置。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引导财政干部学用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锤炼。

2.加强纪律约束和作风转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各项纪律的监督执纪,深入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扎紧制度笼子,营造清正廉洁的工作环境。切实践行“案无积卷、事不过夜”“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工作要求和工作质量。

3.着力人才培养和人才激励。树立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完善财政人才培养和人才关爱机制,引导财政干部增强“本领恐慌意识”和提升自身履职能力,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财政人才队伍。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县财政改革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紧紧围绕全县“一核三极多带”发展布局,大力支持“十大计划、五个意见”高效实施,以质、量双优的财政工作业绩,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主要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以往所指的“地方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收入”或“一般预算收入”。新《预算法》,统一改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经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政府性基金,以及参照政府性基金管理,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资金。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基金收支的年度计划。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八个险种。

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通过预算超收等渠道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资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根据年初预算安排和平衡情况调入预算安排使用。

5.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6.转移支付制度:现行上级对地方转移支付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两类。一般性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政府,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承担委托事务、共同事务的地方政府,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补助以及对应由下级政府承担的事务,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奖励或补助。

7.地方政府债务:政府性债务包含三大部分: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以及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指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下同)、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相关单位举借,确定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指因地方政府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政府负有连带偿债责任的债务;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指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为公益性项目举借,由非财政资金偿还,且地方政府未提供担保的债务(不含拖欠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债务)。

8.地方政府债券:是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的能力,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而筹集资金的债务凭证,一般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具有还款期限长、利率低等优点,可有力促进重点项目建设,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莘县人民政府 承办: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635-7321439

网站标识码:3715220009 鲁ICP备14013408号 党政机关 鲁公网安备 37152202000131号

联系我们隐私保护郑重声明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