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莘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工作计划

时间:2024-02-10 09:53:41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索引号: 123715224950835210/2024-45382959
名称: 莘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单位:莘县第二中学
发布日期: 2024-02-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以《“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关键在人,关键在思想”的意识,牢固树立“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目标,秉承“立德明志 正身笃行”的校训,发扬“团结一心、干事创业、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二中精神,进一步强化“爱、细、严、勤、实”的工作作风,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加快学校规范化、特色化建设步伐。打造平安校园,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加强教师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形成“敬业 爱生 求真 创新”的教风;加强教育科研,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改革,创新“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继续推行“1+N”育人导师制,深化“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学生的自主教育和养成教育,加强学生的信念教育和激情教育,营造“乐学 善思 勤勉 有恒”的学风,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拓展学生培养途径,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和实施路径,尽快建成市域特色学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具体措施

本学期自2024年2月26日始,至2024年7月13日止,共20周,模块考试、学业水平考试、高中招生、高考和节假日共占3周,实际上课时间高一、高二为17周,高三夏季为14周,高三春季仅为9周半。时间紧、任务重,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思想领先、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党建办、办公室)

1.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及党委、党支部对工会、妇联、团委的引领作用,推动学校群团工作开创新局面。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养,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优秀党员干部队伍。(党建办)

2.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率先垂范,任劳任怨。增强全局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和制度意识,拓宽民主办学的渠道,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办公室)

3.大力弘扬二中文化,发扬二中精神,落实五字作风,进一步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室、年级)

4.进一步统一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创新意识,树立“要做就做最好”的思想。(办公室)

5.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弘扬“爱岗、敬业、爱生”的高尚师德,拥有教育情怀,顾全大局,服从安排。(科室、年级)

(二)德育工作是教育之本(学生发展中心、年级、宣传办)

1.落实立德树人,切实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加强综合实践、劳动、体育、美育等教育,强健学生的体魄,塑造科学的审美观,健全学生的人格。(学生发展中心、年级)

2.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落实德育常规,强化规范管理,狠抓养成教育,精细管理,每次过周末回家要为家庭做一次有意义的家务活动,并且纳入德育常规量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生发展中心、年级)

3.加强德育科研,提升德育管理的科学性。(学生发展中心、年级)

(1)进一步完善“1+N”育人导师制,完善导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主任导师的引领作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责任意识,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引导,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满意。

(2)每位导师每学期转化一名特殊学生,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叙写育人故事,凝练育人智慧。

(3)完善“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提升德育工作的系统性与有效性。

4.转变德育观念,将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发展中心、年级)

5.定期开展法制、安全、感恩、诚信、理想信念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发展中心)

6.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指导与干预的作用。(学生发展中心、年级)

7.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升学校德育管理的层次。

(1)办好二中《晨风报》、校内电视台和校园广播站,充分利用媒体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宣传办)

(2)做好学校的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建设,搭建师生风采的展示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办)

(3)加强“文化长廊”的建设,开展“每周之星”的评选活动。通过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全校集会、宣传栏等方式进行表彰,促进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学生发展中心、年级、宣传办)

8.进一步推进学生自育自学工作,发挥各种学生团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教育和管理的能力,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学生发展中心、年级)

9.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德育阵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生发展中心)

10.通过举办各种讲座、报告、文体活动、知识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发展中心、年级)

11.召开家长会,形成学校、社会与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做好家长群的建设管理工作,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学生发展中心、年级)

12.开展德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传统美德“孝亲尊师”、爱国感恩主题系列活动、升旗仪式、文化长廊、主题班会、专家讲座、重大节日教育、元旦文艺汇演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有积极意义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展示特长,张扬个性。(学生发展中心、年级)

(三)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发展中心、年级)

1.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2.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进一步加强两周一科研的评价,明确科研内容,定期检查科研记录,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教育教学研究的层次和成效。(教师发展中心、年级)

(1)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完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2)加强综合实践、体育、美育、劳动课程的研究,完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3)探索普通高中多元化办学模式,完善学科的课程整合与教学策略,每个学科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科知识相关的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响应情境化教学的要求,继续探索高效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思维度、达成度,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5)每两周开展一次学科组教研活动,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研究和高考试题分析进行,借助联研共同体平台,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6)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研究课题,发表专业论文,在提升教科研能力的同时培养一批教科研名师。

3.高三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考成绩是学校的生命线,全体教师要加强高考研究,各科室要支持和关注高三工作,中层以上领导每周至少在高三听课一节,进一步细化高三年级教学过程管理,确保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科室、年级)

4.要下大气力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振兴读书工程,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发展中心、年级)

(1)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将外校经验与我校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教师的业务理论学习,采用外出学习与校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基础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各级培训参训教师要认真总结,外出学习教师要进行学习汇报,增强培训的效果。

(3)坚持实施“青蓝工程”,系统开展校本培训,加强对新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培训、学科培训、授课技能培训,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

(4)开展“整本书阅读”“学科阅读”“读书节”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建设书香校园。

5.加强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常规。(教师发展中心、年级)

(1)加强集体教研、课堂教学、任务单、教案、电子教材(含学生自己录制的微视频)、小组建设、听课笔记、教育理论学习笔记、作业等教学常规的检查,实施周检查、周评价制度。进一步深化集体教研,探索常规教研和专题教研相结合的路径。

(2)各教研组长参与年级组织的常规听评课活动,组织开展专题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降低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从入口看出口,采用发展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6.高度重视高一年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路径,设置好符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科室、年级)

7.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注重基础生的提高和学困生的转化,加强特长生队伍建设,重视优质生的培养,实现学生队伍的整体优化。(年级)

8.用好数字化教与学平台、班牌、网络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发展中心、年级)

9.规范“年级教育教学常规过程性材料”档案建设,每学期末对级部进行检查评价,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教师发展中心)

(四)后勤工作(后勤服务中心)

1.搞好后勤服务、校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保证水电供应饮,每次学生放假都要对教室及宿舍门窗、电力设施、供水设施等进行检查,保证校舍安全,做好财物安全及节能减排工作。

2.加强对餐厅的监督管理,每周进行饮食质量调研和统计生均日就餐费用,确保师生饮食安全性、健康性、合理性。

(五)工会工作(工会)

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开展“每月师德之星”的评选和年度师德考核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开展好教职工的体育节和艺术节,丰富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安全工作(学生发展中心)

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加强校园巡逻值班,坚持校委会成员住校制度,竭力打造平安校园。

(七)督导管理工作(学生发展中心)

坚持四级督导,实行精细化管理,实施科室、年级“周计划”“周总结”和师生“一日常规”工程,将落实进行到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莘县人民政府 承办: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635-7321439

网站标识码:3715220009 鲁ICP备14013408号 党政机关 鲁公网安备 37152202000131号

联系我们隐私保护郑重声明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