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强校”的十六字办学方针,大力弘扬“团结合作,永争第一”的一中精神。以“育人为本,突出质量”为导向,以精细化管理和课堂改革为抓手,强化落实,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二十大的胜利召开献礼。
二、工作目标
1. 育人目标: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办学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
2.教师发展目标: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逐步打造名师团队;落实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让一中成为老师们的幸福港湾。
3.安全目标: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校园,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本学年分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自9月1日始,至2024年1月15日止;第二学期自2024年2月7日始至2024年7月14日止。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学校党建工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坚决摒弃“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 认真进行党的理论学习,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涉及上级党建评比活动,评比结果纳入级部和个人考核。
1.学校党委、各支部要按计划规范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和会议,要重实效不走形式,积极组织党员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党性教育,提升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加强师德建设。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学高、身正、团结、合作、爱生、善诱”等作为自己的内在追求,严格工作纪律,严禁体罚学生,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对于工作不能尽职,有违于师德的行为,给予诫勉、警告;造成恶劣影响,给学校工作带来被动,予以解聘。
(二)教师队伍建设
1.依托学科素养提升计划,利用每周研学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积极开展教学、高考等小课题研究,提升对新课程、新高考的研究能力。
2.积极举办教学基本功大赛、校级优质课活动,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展示、交流、实践、研究的平台;积极创设不同类型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全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3.积极开展教师团体活动,时刻关心和关注教师的困难,开展入职、荣退、教师节、三八节等活动,落实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让一中成为老师们的幸福港湾。
(三)学校管理工作
1.落实精细化管理和评价。
(1)理顺管理体制,学校评价级部、各科室,级部评价备课组、班级、教师、学生,校级层面明确校级督导组、教学督导组、学生发展中心常规督导组各自的检查督导的职责,级部明确级部成员分工、二级督导、级部学生会各自的职责,班级自制每个学生的职责,做到学校全部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2)坚持常态化、全方位检查督导,形成公正、公平、精准化管理数据,做到有检查就有数据,有数据就有评价,有评价就有反馈,每天、每周、每月都要及时把检查结果公布到管理群和级部教师群。
(3)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完成教师原始评价数据的积累,为下一步实施校内教师职级制改革做准备,打破职称、年龄、教龄限制,激发内部活力,形成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
2.学生德育管理工作
“学做真人、和谐发展”是学校德育的总目标,分解成“有志气、有正气、有朝气、有才气”的“四有”育人目标,本学年,以学生发展中心和年级级部为主体优化德育工作,形成系列,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
(1)要把“立德树人”放在优先位置,坚持“先育德,后教书”。按照”四有“育人目标学校、级部系统设计德育主题和周程表,以理解、沟通为基础,以鲜活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热情、诚实、礼貌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勤奋、严谨、规范、高效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热爱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尤其要端正考风,促进学风和教风建设。
(2)强化学生管理工作,严肃校风、学风。全校上下都要有“管理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要认识到只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秩序才会有成绩;严格落实《莘县一中学生量化考核细则及惩戒处分办法》,结合学生发展报告,严格惩戒流程和步骤,重塑底线的严肃性,乱丢等严重损坏一种学风的行为。
(四)教学工作
1.坚持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针对我校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2.深化“1161”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战场,深度学习提升学习质量的保障,一定要认识到“1161”课堂改革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完全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深度学习理论的课堂模式,58级、59级的高考成绩证明了是符合新高考理念的课堂模式。
3.抓好教学常规。
(1)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每周日晚上报下一周每天的教学安排、限时练安排、集备安排、周清内容,级部汇总后周日晚提交到高效课堂教学督导群。
(2)高度重视初备和集备。加强和优化初备环节,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读懂研透用好教材情境、例题、课后练习题;在充分初备基础上提高集备的实效性,备课组长要认真组织,主备人充分准备,其他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不应付,不走形式。
(3)落实课堂、限时练工作要求。教师提前2分钟到教室候课,不带手机进教室,中间不随意外出,要根据学科和学情科学设计限时练的次数,选题要科学。
(五)年级工作重点
1.高三年级和培训中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三年级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三全体教师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全身心投入,确保高考目标的达成。
(1)高三年级工作小组要扎实推进教风和学风建设,提升高三师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打造“高三精神”,要用高三精神凝聚高三教师团队,要用高三精神激发学生的拼劲和韧劲。
(2)强化高考研究,要认真研究近两年高考试题,认真学习高考试题解读文件和各学科落实“一核四层四翼”策略,扎实有序推进一轮复习,充分利用教材制作一轮复习学案,科学选题确保日常训练和周考的试题质量,高度重视日结、周清。
(3)科学管理,一方面狠抓教学常规,每周详细检查并记录教案、集备、训练批改情况,务必使复习计划落到实处;一方面结合高三学生特点加强常规管理,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励志教育,确保学生能心无旁骛全身心的投入到高三学习学习中去。
2.高二年级。高二年级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高中三年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分水岭,细化管理过程,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规范教学的过程,严抓教师备课、上课、教案和作业批改,加强教法和学法的指导,努力打造善于创新、工作务实、师生和谐、团结共进的教师团队;加大学生管理力度,提升德育内涵,坚持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两手抓,培养爱班爱校、团结互助、品德优良的学生群体。
3.高一年级,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努力引导老师们挖掘课本知识、落实基础知识,针对新高考科学进行课程调整,为三年后的高考上再创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各行政科室和中心要牢固树立主动服务和质量效能意识,为教职工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
1.办公室:搞好对外宣传、档案管理、来宾接待、职称评定、教师绩效审核与考勤统计等工作。
2.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实施各类教师培训;举行校内赛课、教学设计大赛、教师业务测试等活动;开展“年度优秀教师”的评选工作,课题的申报、研究与结题工作。
3.课程中心:继续做好课程设计、教材征订发放、考务安排、教师招聘、学生招生等工作,做好教学调研、诊断、评价工作,实验室、图书馆、信息中心等做好对口工作。
4.学生发展中心:做好学生学籍登记,指导年级填写学生发展报告、学分认定等工作;努力搞好文体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师生文体活动和各项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安全保卫、普法、消防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
5.后勤服务中心:做好后勤保障、校产登记、工资与绩效发放、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切实搞好物品的合理利用,厉行节约;进一步完善餐饮管理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要加强监管,确保不发生任何饮食安全事故。
6.工会、妇联、计生办等群团组织要把工作做细、做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