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探索和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发展,我校积极探索和开展了各种教育教研活动。
一、落实教师集备制度。集备是脑力资源共享,发挥集体聪明才智的最有效途径。我校利用上午第三节课的时间,各备课组在指定地点统一进行集备,研课标、研教材、研教法、研学法,为提高课堂效率打好基础,带动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二、实施“研学”制度。为了提升教师的业务和理论水平,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科理解,促进教师成长,我校制定落实了“研学”制度。利用每周三、周四下午第三、四节课按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学,学期初由教研组长制定学期研学计划,确定各期研学主题和主讲人,共同学习和探讨相关学术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青蓝工程”建设。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早日担起业务重担,我校实施了“青蓝工程”建设,包括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更包括跟踪成长。通过师徒结对等形式培养青年教师,利用老教师的“传帮带”,将学科业务和学校文化传递下去,“教”“学”相长,相互促进。
四、积极搭建学习平台。为进一步获取先进理论和经验,我校经常外派教师外出学习,学习专家及教育先进单位的理论和经验,同时也聘请专家到校传经送宝,结合我校实际,进行嫁接或嵌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五、组织各种形式的赛课活动。各年级、级部积极组织备课组长示范课、骨干教师研磨课、青年教师展示课等活动,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搭建平台,通过竞赛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
六、鼓励教师个人进行教育研究。教学研究既是教育经验的总结,又是教育问题的突破。学校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育研究,以教育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借助教育理论,结合实际开展研究,并鼓励老师形成教研成果。
一年来,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组织下,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个人得到长足发展。2024年我校获“莘县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学校教师有六项市级课题结题,几十篇教学论文发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