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2021年4月,教育部函复支持我省开展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作为目前全国唯一获教育部支持的试点省份,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先后印发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22〕168号)、《山东省教育厅等18部门印发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重点项目清单的通知》(鲁教基字〔2022〕16 号)。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促进我县乡村教育振兴,深入推进莘县建设全国乡村教育先行区,县教育体育局牵头起草了《莘县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决策依据
《方案》主要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22〕168号)、《山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实施强校扩优行动 建立完善基础教育协作机制的指导意见》(鲁教基函〔2021〕34号)、《山东省教育厅等18部门印发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重点项目清单的通知》(鲁教基字〔2022〕16号)等文件制定。
三、主要内容
《方案》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保障3个部分。
(一)明确总体要求。突出教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明确到2027年,城乡一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全面建立,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乡村群众教育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
(二)确定主要任务。提出11项工作任务。
一是实施乡村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坚持乡村学校党的领导。“一校一案”制定并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在强化校园环境育人功能、优化乡村家庭育人环境、利用乡村自然人文资源形成育人合力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二是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重点打造徐庄镇中心初级中学、张鲁回族镇中心初级中学、观城镇育才中学等镇(街)驻地中小学、幼儿园,辐射带动镇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创新镇(街)义务教育管理模式,完善农村学校管理机制。推动乡村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按学段进行机构整合,提升教育资源管理使用效益。
三是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布局规划,实施莘城镇中心初级中学等12处学校餐厅改造任务,推进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和17处幼儿园规范化建设系列工程,补齐乡村学校和幼儿园办学短板弱项。
四是选优培强乡村校长。加强乡村优秀校长培育,推动义务教育校长交流轮岗,加大乡村校长培训力度。
五是提高乡村教师配置效益。深化乡村教师配备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探索推行城乡教师聘期交流捆绑制度,实施乡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奖励计划等,整体提升乡村教师素质。
六是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持续推进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满足乡村教师居住和生活需要,落实乡村教师年度健康体检制度,完善荣誉、职称等激励措施,让乡村留得住优秀教师。
七是构建城乡协作发展共同体。深化实施教育强校扩优行动,组织城区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乡村学校。完善城乡一体教研制度,建立省市县三级对乡村教研的支撑体系。
八是实施好县域高中发展提升计划。巩固县域高中作为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作用,实施高中强科培优行动,支持县域高中建设省级学科基地,推动高中特色多样办学,带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九是打造乡村学校办学特色。深化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乡村特色课程建设计划、校园劳动基地建设工程、复兴少年宫建设等,打造乡村学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
十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实施乡村数字校园建设攻坚行动,推进乡村学校“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乡村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及应用水平。
十一是加强乡村特殊儿童关爱。围绕控辍保学、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开展常态化关爱行动。
(三)强化工作保障。包括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政策落实等内容。
四、实质性解读
《方案》在省定目标任务下,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补充。
(1)在乡村学校教职工编制配备方面,我县不涉及偏远山区、湖区、滩区、海岛等生源少、教学点较多地区的中小学,明确落实城乡统一的国家基本编制标准。
(2)在推进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方面,我县已完成教师周转房建设任务,在工作任务中重点以用好乡村教师周转房为主。
(3)增加乡村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重点加强乡村学校安全监管力度,坚决守牢学校安全底线。
五、关键词解释
“走教”:教师走教又名跨校上课,即一名教师跨两个以上的学校,任教同一门课程,主要针对农村小学音、体、美等学科紧缺教师。
“县管校聘”:落实中小学教职工“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在强化县域统筹功能的基础上,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
六、解读机构、解读人
解读机构:县教育体育局
联 系 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于广磊
联系电话:0635-713776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