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莘政办发〔2022〕19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发展农业新优势、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要求,推进发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根据农业部省政府、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提高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主要目标,以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装备、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改善农机化基础设施为重点内容,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示范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努力构建上下联动、协调推进、务实高效的农业机械化推进机制,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我县农业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状况、种植模式、经营规模、经济水平,确定适宜的技术路线和主推机型,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完善技术模式,推动技术集成和标准化,优化技术路线和装备配置,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好的区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鼓励大面积推广;其他区域,加强试点工作,以点带面、辐射联动,突出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环节,进行集中攻关、重点突破,通过建设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点,进行示范引导,实现整村、整镇(街道)推进。
3.融合发展,协同实施。以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为载体,以绿色增产的农艺技术为内容,结合信息化和农田基本建设等工程技术,加强农机、农艺等多部门的联合攻关、协同配合,推动农机农艺相融合、农业机械化与适度规模经营相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
4.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以政府扶持为引导,综合运用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助、农机研发创新计划、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等政策、项目,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者为主体,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汇聚多方力量,拓展资金投入渠道,形成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合力。
(三)发展目标。以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目标,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技术,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全面可持续发展。2022年,力争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56%,高效植保机械化水平达到68.3%以上、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达到43.8%以上、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到98.6%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及技术推广。小麦方面,加快推进小麦联合收获机升级换代,主推高效低损收获、宽幅精量播种、机条播技术,加快发展高效植保、精准施肥、秸秆捡拾打捆和粮食烘干机械,进一步提高耕种收作业质量。玉米方面,主推免耕精少量播种、摘穗收获技术,发展籽粒直收、烘干、青贮等技术。
(二)增强高效植保机械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创建活动和化肥、农药减施控害行动,重点发展精准施肥、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加快推广高地隙喷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适用的植保机械,逐渐淘汰老旧、低效的喷雾机,不断提升施肥、植保的机械化和精准化作业水平。
(三)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以机械化还田为主的小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推广适宜当地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和技术。在城区周边、国省道两侧、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大力推广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小麦、玉米收获机,推行小麦、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重点推广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机械,扩大机械粉碎还田、深耕、深松、免耕播种面积,满足农艺要求,提升还田效果。
(四)提高粮食烘干能力。重点推广节能、环保型低温循环式烘干机,推广先进适用烘干技术,科学布点区域性烘干中心,在产地合理规划配置烘干装备,加快建立机械化烘干示范基地,逐步提高我县粮食烘干处理机械化水平。
(五)恢复提升耕地地力。以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计划为契机,以实施农机深松作业补助项目为抓手,加快推广应用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绿色增产机械化技术,培肥改善地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促进农业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
三、推进措施
(一)积极创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街道)。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活动,探索总结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径、技术模式、配套机具、操作规程及服务方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加大示范推广力度,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二)培育壮大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充分发挥农机经营主体主力军作用,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服务主体,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深入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会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机人才队伍。
(三)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建立新型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确保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有序开展。加大技术人员、农机手、种粮大户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技术开发、示范应用和农机管理能力。围绕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加强农机产学研合作,开展联合攻关,为突破农业机械化发展技术瓶颈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县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统筹协调项目落实。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县发展改革局负责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建设投资和政策争取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发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支持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晾晒场、粮食烘干设施、粮食和农资临时存放场所、大型农机具临时存放场所等配套设施用地。各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要充分发挥村级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切实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区域化种植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二)强化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突出补贴重点,对秸秆捡拾打捆机、深耕深松机、高效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饲料青贮机、免耕播种机和配套大马力拖拉机等农业生产急需的关键机具给予重点补贴,优先补贴,鼓励购置大功率、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
(三)积极宣传引导。要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组织现场观摩活动、开设网络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集中发布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成果、工作进展,加强学习交流和借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加强督查检查。县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督导检查,对推进不力、严重影响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进程的镇(街道)进行通报批评。各镇(街道)要结合本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实际,加强监测评价,及时掌握进度,主攻薄弱环节,确保按期实现发展目标。
附件:莘县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
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莘县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
为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经研究,决定成立莘县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公布如下:
组 长:张云生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么光宇 县委常委、副县长
成 员:高剑宇 县发展改革局局长
张君印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
庞同民 县财政局局长
刘 龙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赵再英 县农业农村局副科级干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张君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赵再英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