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 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高质量提 升的教育,努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弘扬“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实高精神,坚持“依法 治校、民主治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落实教书与育人、共 性与个性、精品化与多元化等多重合一,追求完美的闭环管理模 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1.努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构建学生全面发展、教 师不断提高、学校全面提升的新局面”为工作目标,努力提升学 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让学校成 为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和学习乐园。
2.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意识。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确保教 学质量稳居市、县领先地位。
3.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 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闭环式管理模式,加强对学校工作的规范管理;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4.加强教学质量提升途径的探索与研究。把高三工作当做重 中之重,力争特优生有新突破,基础生有提高,学困生多转化, 特长生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措施
本学期自2024年9月1日始,2025年1月24日止,共21 周。其中,阶段考试、学业水平考试、节假日等共占2周,实际 上课时间为19周。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学校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共同学习党的教育方针 和政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 体党员、教育广大师生、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加强领导班子的思 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坚守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主阵地。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筑牢立德树人的根基。有序开展党和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促进全体教师树立新时代人民教师的 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引导全体教师自觉担当起立德树人的 时代任务;引导广大教师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校爱 生,敬业爱岗,乐于奉献,顾全大局,勇于担当,推动校风、教 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3.积极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沉淀,继续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 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二)以目标为导向,加强学校品牌建设
2024年教学质量攀升年
梳理提炼办学经验,为进一步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提供指 导;扎实推进课程规划建设,初步形成高中三年各学科课程整合, 加快学科项目式教学模式建设;继续深化“对分课堂五环节”教 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5年办学特色提升年
加快数学学科基地建设,开发高质量的数学特色课程,完成 申报省、市级特色高中;推进辩论、排球等特色团队建设,形成 学校特色项目,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加强学科第二课 程的开设,丰富学生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026年学校品牌建设年
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实际,梳理学校在教育、教学、德育、 学生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不足,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形成书面材料,为学校内涵式、品牌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教学为中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目标,再创佳绩,确保教育、教学、教研工作高效实施。
1.推进课堂模式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战场,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决定因素。新学期将进一步系统落实“对分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在基础年级全面推行,推动高效课堂向纵深发展,深化调研,探索出一套 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高效课堂模式。
积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优化,寻求课堂落实的载体。由追求 学习结果到追求学习过程;由研究教师的教,到研究学生的学; 由关注考试成绩,到关注学生成长。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拓宽教师成长渠道,积极促进专业成长
进一步规范“同课异构”“优质课评选”“高考题讲解”等活 动流程,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比赛,努力营造学科组集体教研、教 学观摩、研讨交流、专业提升等教研氛围,提升教师课堂高效操 作技能,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活动辐射作用。
3.加强学科专业提升,发挥目标引领作用
重视学科组建设,坚持落实“一 日一研”制度,以研促教。 落实年级量化管理责任,围绕“对分课堂五环节”步骤,切实保 障课堂主阵地的质量。以个人认真备课为前提,继续推行主备人 讲课、说课,深入推进研课,把集体教研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提倡校际之间的竞争,实施目标管理,把学科组评价放在全 县比较,改进评价机制。鼓励超分,限制差分,实施积分,创设 一个不惧困难、永争第一的竞争氛围。
4.重视特色教学发展,提高综合竞争优势
目前,高三俄语数量不足,高二人数较多,但优势不大,要重视小语种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发挥更大的优势;音乐、美术、 体育、春考等特长生是目前升学的一支重要队伍,认真研究高考 政策和形势,不遗余力加强教学管理,务必做到科学提升。
5.加强学科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积极推进语文整本书阅读,加大语文、英语、俄语阅读教学 的力度;加强其他各学科阅读能力的提升,积极开设第二课堂, 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兴趣;各年级要加强领导,各教研组、学科组 要积极行动。
(四)以年级为载体,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年级在学校统筹管理下,抓好班级作业组和学科组两条线, 同时搞好协调,做到全校一盘棋。
1.加强年级管理力度,实施精细高效提升
各级部进一步增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教学常规是一切教 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失去了教学常规的任何教学行为都不可能 是成功的,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认真严格落实一日一研、上课、 自习辅导、限时练、作业批改等相关制度,完善相关教学评价、 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公平公正公开。
坚持围绕教学研究开展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走进课堂听 课,加强科学指导;最大限度发现、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时刻将教学放在工作的首位,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增强年级工作规划,提高管理实际效能
高三年级精准掌握各类学生的学情,扎实有效地搞好一轮复习;切实抓好各类特长生专业训练和文化课教学,提高学生的专 业过关率和文化课成绩。
高二年级深入分析各组合的学生特点,精心组织各学科的常 规教学,狠抓学生思维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力进 行分层教学,实施精准有效的师生评价制度,充分调动教与学的 积极性;不遗余力加强学生分流工作,保证数量,提高质量。
高一年级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加强各 学科的学法指导,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重视思想教育;严 格课程开设,开全开足课时,确保及格率在90%以上;加强俄语学 生转化,保证数量,增强教学投入;深入学习高考综合改革政策, 深入研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 引》和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年度《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类)选考 科目要求》,认真做好学生选科工作。
3.重视队伍思想建设,发挥带头辐射优势
高度重视班主任团队的建设和引领作用,组织班主任学习和 交流,加强教育和指导,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高责任心、深受学 生爱戴的班主任队伍,营造团结竞争的学习氛围。
发挥组长的带头辐射作用,构建和谐协作的融洽关系,提高 组长的领导意识、带头意识、苦干意识、爱岗意识等,引领教师 向专业化成长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命题的研 究,预测各级各类考试命题趋势,拟定应对策略和措施。
4.关注各类学生发展,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认真学习外地经验,深入研究我校现状,找出名优生的培养 方法,从目标培养、苗子选定、课程设置、强基推进等方面进行 系统改进,确保名优生培养实现新突破。降低教学重心,高度重视边缘生和学困生的培养转化,年级 组要引领任课老师齐抓共管,促进这部分学生实现提升;研究适 合本群体的教学方法,剖析成功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力争实现 大面积提高。
狠抓各类特长生的分流和教学管理,不断关注特长生的成长 特点,掌握影响其成长的各种因素,认真研究高考政策和形势, 务必做到大幅度提升。
(五)以科研为抓手,促进校本教研提升
1.立足课堂教学,加强课题研究。继续把实施新课程、优化 教学方式、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推进课堂改革、构建和谐师生关 系、提高课堂效率、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作 为重要研究内容。
2.重视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思想觉悟高的老教师的传 承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增强青年教师自我提高的主动 性和紧迫感,刻苦自修,虚心好学,促使其尽快成手。
3.认真研究《高考评价体系》,准确把握教、学、考的要求, 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高三年级要深入学习《高考评价体系》,要 真正理解高考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内涵。基础年级认真钻研新教材,精读研透教材,分析内容结构,深入理解教材编 排的意图,完整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主干内容。
4.继续研做高考100题,加强命题研究,深入分析近几年高 考试题的特点,进一步明确命题的基本方向;认真梳理教材中的 必备知识点,广泛搜集材料,精心编选、命制训练和模拟试题, 突出综合性、应用性,适当体现创新性。
(六)以德育为载体,发挥校园育人功能
1.努力构建大德育课程,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首位。丰 富并落实德育早课、社会实践课程、学科活动等,共同构成“全 过程育人”的德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融 合发展。
2.要切实发挥好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思想引导作用,指导全 体学生注重道德涵养、学业修养和习惯养成,培养学生人格健全、 行为自律、学习自主、心理自强的良好品质。
3.德育处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改进教育方式,杜绝体罚和 变相体罚的现象发生,人人争做学生最爱戴的老师;年级要重视 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心理健康讲座。
4.德育处、年级组和班级要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文明习 惯作为工作的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发挥学生组织 的作用,搞好常规检查和评比,精心组织晨会、主题班会、报告 会等,加强教育引导。
5.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畅通家校沟通渠道,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家访等方式及时交流信息, 共创“家校社共同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七)以管理促提升,完善组织架构体系
1.继续探索扁平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减少无效劳动, 加强级部之间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构建年级、科室主任对校长办 公会负责的管理机制。
2.进一步完善校级领导带班督导制度,制定日常督导细则, 实行管道式管理模式,加强年级、级部、科室督导评比。倡导建 立二级级部督导制,开展三级学生督导,完善学生量化积分管理 工作。各项各级检查要形成数据,及时发布评价结果。
3.健全工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代表的引导作用,强化教职 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对中层干部和职员进行民主评议,注重资料 归档的积累工作。
(八)以服务为宗旨,树立“管理即服务”理念
1.办公室要继续做好文件的上传下达、人事管理、考勤管理、 职称评聘和宣传等工作。
2.教务处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努力营造学科组 集体教研、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教研氛围。加强学籍、教材、 教辅等日常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资料印刷、文化用品制作的管理, 完善审批流程,提高效率,杜绝浪费。
3.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校产登记、公共设施维护、财务管 理等工作,加强日常巡查,确保水、电等设施正常运行。加强后
勤人、事、物的统一协调,逐渐建立职责明晰、监管到位、保障 有力的后勤服务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后勤工作的实效性。
4.德育处努力构建大德育课程,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首 位。丰富并落实德育早课、社会实践课程、课外活动等,构成“全 过程育人”的德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融 合发展。加强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努力创建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5.餐饮中心要进一步优化餐饮管理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的意识,要加强监管,确保不发生任何饮食安全事故,切实提高 饭菜质量,强化文明用餐,力争使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提高 我校声誉。
6.工会、艺体中心、团委等群团组织要把工作做细、做实, 搞好师生团体组织建设,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职 工文体活动。关心广大教职工生活和身心健康,切实解决教职工 的实际困难,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7.信息中心做好校园网络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提高教室一体 机、办公电脑等维修效率,建立物品借还制度。
8.其他职能科室,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制定详细计划,加强 工作投入,提升服务质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回首过去,我们团结协 作,积极进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成绩斐然。
砥砺前行,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高考成绩绝无退路;我 们将以崭新的面貌、百倍的干劲迎接新挑战,再创新辉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