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教育和体育局党委文件精神,提高我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能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减轻乃至消除疫情传播带来的危害,确保师生安全,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修正)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莘县实验小学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围绕“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治”这一工作目标,全力做好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二、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全校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
2.健全传染病疫情防控监测网络,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治”。
3.建立传染病疫情防控快速反应机制,确保疫情不在校园内传播扩散。
三、建立防控机制,强化组织领导
1.为保证突发传染病疫情时应急处置迅速.规范有序,学校成立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细化分工、明确责任。
组 长:马广泽
副组长:王瑞芬 蔡伟卿 孙焕芝 史爱华
成 员:耿秀君 贺增鹏 刘玉宝 王 静 张玲玲
杨淑华 贾林燕 杨苗苗 辛 卉 张婷婷
宫亚林 张利元 夏改峰 耿英杰 张敬超
校医及消杀人员:李自严 秦冠利 赵建文 王学锋
2.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马广泽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王瑞芬负责对教师进行疫情防治宣传及情绪疏导。孙焕芝副校长负责组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及传染病防治宣传。史爱华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安全办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后勤保障。
校医室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认真晨检,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校医,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校长亲自指挥。
四、应急处置
1. 一般突发事件
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①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②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③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阅览室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教室、功能用房等场所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④校安全办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政教处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校医指导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校全办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突发事件
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制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班主任对学生缺课原因,及时上报。
②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③后勤部门负责对教室.功能用房.图书室.厕所等场地每日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①班主任、年级主任或在场教师要立即把事件上报学校传染病疫情处置应急领导小组。
②校长及主管领导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具体联系急救中心,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等;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③校医务室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症状的同学及时处理,班主任陪同校医立即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联系学生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总务处负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备好应急车辆,随时待命应急出车。
⑥政教处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⑦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⑧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⑨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⑩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事情处理结束了,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