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材”的办学思想,确保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加强“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建设,赓续奋斗,砥砺前行,强化大局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实施多元发展、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战略,进一步深化“1+3+1情境化”高效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跨越发展。
2.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质量意识,完善竞争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深化德育管理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4.建设平安和谐校园,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三、工作措施
本学年时间:2024年9月1日—2025年7月12日,第一学期,初中19周,高中20周。第二学期,高三18周,初三19周,初一和初二21周,高一和高二22周。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引领学校跨越发展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建引领。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学习党史。加强支部建设,坚持党务政务公开,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完善廉政长效机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把党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守纪律规矩。学校领导干部要信念坚定,勇于担当,提高执行力。广大干部要率先垂范,勤政务实,清正廉洁,开拓创新。要广泛听取意见,科学决策,全面贯彻落实校党委会和校委会决议,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
3.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保持工作激情,加强“严、真、细、实、快”的作风建设,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鼓舞学生,相信学生,成就学生。
(二)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意识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规范办学,抓实素质教育,开齐开足课程。进一步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提升教师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1.抓牢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效率。进一步深化“1+3+1情境化”高效教育教学改革,以赛课为依托,完善学科建模,进一步规范新授、复习、讲评等课型结构,全面提高课堂效率。以教学常规为抓手,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实现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和高效。以早读和自习为载体,探索精准辅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进步。
2.完善集备制度,提升教研水平。健全初高中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考评机制,深入开展学科研究,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效能,结合学生实际抓实教科研,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教科研水平。不断完善“一日一研课”活动,抓细抓好定时集备,规范程序,提高效能。
3.立足核心素养,实施多元发展。积极探索普职融通工作机制,同时进行艺体专业合理分流。夯实文化课基础,提升专业技能,通过多元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4.发挥学科优势,形成学校特色。适应高考新变化,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扩大交流,充分发挥日语学科师资优势,发展学生的特长,逐步形成学校特色。积极培育地理等优势学科,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学科建设,狠抓薄弱学科突破,力争形成整体提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教学主任为主导,以年级为主体,以备课组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传帮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缩短青年教师成长周期,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6.坚持综合评价,完善评价方案。学校要贯彻落实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分年级制定目标评价体系,高三年级以高考为突破口,实现文化课本科录取人数和本科录取总数大幅度提升;高一高二年级制定相应目标,完善评价制度。初中各年级在全县教学评估中要名列前茅。要不断总结完善毕业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坚持立德树人,营造育人氛围
1. 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师德考核制度。坚持德育为先,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强化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师德修养,严禁有偿家教。全体教职工要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构建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公平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心关爱留守少年、家庭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严格落实政府资助、社会捐助和教育教学帮扶,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2. 强化队伍建设,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学生处和年级组要大胆改革德育工作量化管理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重视德育梯队建设,健全学生组织,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强化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涯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实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起始年级要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
3.依托社团组织,积极发展学生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办好读书节、运动会和艺术节,扩大学生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特长。要抓好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学习保健知识,确保学生达到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4.重视家校合作,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做细做实做好家访工作,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促进家校合作,协调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关系,协同育人,努力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加强安全教育,建设平安校园
落实带班制度,完善值班体系。加强校级督导,落实安全值班。学生处和各年级组抓好常规检查,明确责任,强化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建设文明宿舍。加强餐厅、超市管理,落实各项制度,提倡节俭,文明就餐,确保饮食安全。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预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机制,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五)深化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能
1.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学生处要加强综合治理、安全保卫、普法、消防和反邪教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
2.依法治校,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学生会和少先队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办公室要搞好上传下达、组织接待等工作,加大内外宣传力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工会要定时召开工会委员会和妇委会会议,广泛收集教职工建议,做好政策宣传服务工作。团委要做好纳新工作,教育引导团员学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少先队积极开展活动,抓好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餐饮中心要改革餐饮管理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不发生任何饮食安全事故,提高饭菜质量,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4.教务处做好师生日常管理、教材征订、学籍管理和考试组织等工作;教科处抓好继续教育、教研、教改、赛课组织等工作,办好《莘州教研》;实验室抓好实验教学管理与安全工作;信息中心要切实做好网络安全与维护工作,充分利用好“莘县智慧教育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落实师生阅览,进一步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5.总务处要主动开展工作,做好校产管理,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开源节流,积极做好日常维修和维护工作。会计科要建立健全并完善财物报销制度,精打细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