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教研信息

莘县莘州中学2022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时间:2022-09-14 16:38:00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索引号: 12371522694405845T/2022-31416456
名称: 莘县莘州中学2022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发布单位:莘县莘州中学
发布日期: 2022-09-14


为将课改引向深入,莘州中学提出“1+3+1”情境化高效教学模式。其中,第一个“1”既是其中的第一个环节,即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更是指本节课的一个核心依据——课标引领,要求全部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课标内涵。中间的“3”既是学习阶段中三个具体的环节,更是执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生规范的15条规定》中优化教学方式的具体体现,即推行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情境教学。这就促使教师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能力。最后一个“1”既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更是本节课的目的所在,提升学生素养。因此,教师要通过问题化情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为便于老师们在实践教学中操作,在我校“自主预习,合作学习,探究研习”高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基于“1+3+1”情境化高效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现提出新授、复习,讲评三种课型的五个大致环节。但教无定法,课无定式,教师不要囿于形式,要结合各科、各课进行灵活探索,早日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授课

一、情境引题,出示目标

由教材实例或生活实际等顺势引出课题,进而依据课标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方向。

二、明确任务,自主预习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任务,进行自学指导,比如阅读、对比、列表、思考等,把任务进行合理分解,一一突破。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针对学习任务创设问题化情境,化整为零,可以是问题链,也可层层递进。老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四、拓展发散,融会贯通

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设置发散性情境问题,进行拓展提升,比如条件加强或减弱,条件能否与结论互换,是否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这一类题是否有共性解法等等,激活学生思维。

五、实际应用,知识迁移

为检验当堂达标的效果,设置应用性情境或改编真题情境进行知识迁移,提升学科素养。

(二)复习课

一、目标导引,明确方向

由复习内容,依据课标,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二、自主归纳,概括总结

根据复习内容,进行知识归纳总结,自主预习,列出学习目标对应的分解任务。

三、题组训练,合作学习

针对复习任务,编制相应的题组训练或一题多问,通过合作学习进行解答。

四、探究研习,拓展发散

在此基础上,设置发散性问题,或横向纵向联系,或条件加强或弱化,或跨章节、跨学科融合,达到拓展提高的目的。

五、真题模拟,素养提升

改编相应高考题的情境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素养。

(三)讲评课

一、考情分析,出示目标

由考情分析,发现问题,引出本节学习目标。

二、自查自纠,正确作答

针对自己试卷的出错情况,自查自纠,力求会解、做对。

三、错因分析,释疑解难

进行错因分析,找出知识疑惑点、方法薄弱点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等等,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四、补救练习,举一反三

对于错题进行针对性补救练习,达到解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从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五、考题改编,实战演练

改编相关高考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进行模拟情境,实战演练,提高解题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莘县人民政府 承办: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635-7321439

网站标识码:3715220009 鲁ICP备14013408号 党政机关 鲁公网安备 37152202000131号

联系我们隐私保护郑重声明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