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4日,山东省教科院副院长曾庆伟、山东省教科院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君玲,聊城大学副教授陈国华等一行四人到莘县莘州中学调研,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光,校党委书记周宗全、校长段章华等校委会成员,学术委员会成员全程陪同,此次调研旨在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状况,为推动莘州中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上午曾院长一行四人首先聆听了高中程利涛老师的数学课《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和高中吕珊珊老师的地理课《阿联酋“造山引雨”是否可行?》,过程中专家们与同学、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深入了解学校教学的现实情况,并提出了科学的指导建议。
专家们根据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调研进行了深入的会谈和指导。曾庆伟院长立足学校未来发展,对教学工作提出理论指导,他强调在教学中要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归纳能力,转化能力,然后自主得出结论。根据学情,实现思维的可视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问题的认知程度,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合作学习(兵教兵)。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师讲求策略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去展示。针对教师,应处理好教学理念,如何理解学生主体,教师主体?应做到兼顾学情,把握课堂进度,立足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拓展者,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合作者,以及学生思维的拓宽,归纳的教学支撑我们的教育,引导学生归纳,以开放的视角,转变教学观念。
曾院长还谈到,高中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认识当前改革的基本走向,搭建丰富的教学资料,回归教材,无情境不命题,把握新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新高考以来,应注重强调人的主体性,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资料,搭建学生学习的支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够阐释其中的道理,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单元结构化、精细化,体现研究性学习,深度理解,开发教学资源,多个角度搭建学习支架。他提倡结构化教学,优化课堂内容结构,指向孩子的结构化思维,例如:在高中阶段引进来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目的在于找到解决问题的视角,学情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思维结构,由经验教学转向理性教学。
山东省教科院副院长曾庆伟参观了学校的基础设施及学校场馆建设情况。下午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景长林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解读和介绍。
曾院长根据景校长的汇报,首先提出学生作息时间与习惯养成方面需要大胆改革和创新。然后,在教学方面进行了理论建议,依据学校教育实际,询问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基于心理健康的筛查结果,提出了如何管理学生、办好学校?教育上有适应的管理,针对学生建立适应的管理制度,同时反思现在的管理。另外,他提出我校在教学理念没做好准备,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引导学生和社会、大学之间的联络等方面没有做好衔接。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无论学校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应把工作思维转为研究思维,要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状况的变化,制定成熟的准备方案,做好促进教学的研究工作,既要有系统化思维,又要有复杂性思维,来认知管理治理学校,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学生学习难度的影响因素,受诸多方面影响,例如:教学时间长短、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学生的认知方式、教学态度和学习态度等。如果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学生没有思维的进阶。学校应立足经验思维转向理论思维,引导老师具备的素养。要抓住理论支撑,建构清晰化的思维模型。
经过一天的会谈,省教科院领导对莘州中学在教学教研、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学生活动以及课堂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就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莘州中学在办学过程中注重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凝心聚力,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莘州中学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创新办学思路和模式,为县域中学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