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我校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关于体育工作的“三个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认真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坚持学校全面发展的理念,结合体育课标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教学、科研活动,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顺利完成了各项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按要求扎实开展体育教学常规工作
本年度我校初中年级每个班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高中年级每个班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开课率达到100%,体育教师每周平均达到12节课的工作量。各体育教师开学初能制订好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考核、有记录报道、有活动总结。同时,体育教师能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参加县局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和暑期到教育基地培训提高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多篇论文在杂志上交流、发表、获奖。体育教学常规正规化,严格按标准落实体育教学标准,效果较好。
二、落实“三操”“大课间”活动要求,积极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
我校认真贯彻一天一小时在校体育活动的要求,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号召,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首先抓好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三操”活动。新生开学,各班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的教授,最终达到动作规范、整齐划一。当大课间的音乐响起时,全校师生统一进行十分钟的跑步,然后各班分别组织学生踢毽、跳绳、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整个运动场龙腾虎跃、热闹非凡。学校开设社团活动项目,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教师辅导的方式,于每周一、三下午第三节课及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活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生兴趣浓厚,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整个校园充满了活力与生机。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全体师生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体质明显提高,精力更加充沛,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登记和上报工作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为全面完成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本期进一步充实了体育器材,确保了体质健康测试的顺利开展。学校九月份就下发了学生健康测试方案,要求各班级认真开展《体质健康标准》训练,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十月份各体育教师逐班进行测试,十一月份教务处全面汇总测试数据,并按时上传到国家数据库,圆满完成了本学年的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上报工作。
四、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平台,宣传我校体育工作成果。
学校安排专人管理在校网站上的体育活动动态更新,健康体质测试网,按时按要求上传体育信息。充分利用学校网站,上报学校体育活动计划、预案、安排、活动报道、活动图片,宣传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利用健康体质测试网上报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信息。在体育网站管理中,严格操作规程,把握上报信息时间节点,数据材料真实可信。
五、 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及管理
体育活动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严格落实体育课安全规程和体育活动安全预案制度。我校体育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能用满腔的热情去关心爱护学生。课前,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认真检查器械设备是否牢固安全,课中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下课时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为了预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妥善处置体育活动安全事故,学校成立了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校园意外事故应急预案,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确保师生在发生运动意外时的及时救治。一年来,我校师生运动平安,未发生重大运动伤害事故。
六、加大体育设施及场地器材的投入与改善
为了提高我校体育运动设施的管理水平,发展学校体育事业,除了对现有体育器材进行维护外,学校对塑胶跑道进行翻新维护,重新对校园体育文化宣传墙进行布置。体育器材、运动场地有专人负责管理,学校每学年对体育器材的库存、损耗进行清查并及时补充,体育设施基本完备实用。新增资金的投入,不仅保障了学校体育教学、竞赛等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全校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我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本年度我校体育工作如期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今后学校工作中我校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体育工作, 争取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明领导下,促进我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创新佳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