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耿氏血糕、焖子制作技艺源于山东省莘县张鲁镇,该镇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历史悠久、物阜民丰,勤劳智慧的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耿氏古法名吃血糕、焖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相传莘县耿氏血糕、焖子制作技艺创制于大清朝。当时莘县暴雨成灾,庄稼淹没。灾后官府发放大量荞麦种,以解饥荒。当时县城西北皇甫屯村一王姓农民将蒸制的荞面糕用油炸后,拌以蒜汁食用,鲜食味美。后又在荞面中加入猪血,做成血糕,味道更浓。于是他迁居城内,以卖血糕为业。当时地方名厨耿朝海老先生在早期传统做法的基础上精心研制,创出了独具特色的血糕和焖子,深受民众欢迎,耿氏血糕和焖子很快名播四方。如今第四代传承人耿守燕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口味加以创新,让风味独特的耿氏血糕、焖子发扬光大,成了深受民众欢迎的地方名吃。
一、莘县耿氏血糕制作技艺:
1、制作材料:新鲜猪血、猪板油碎、白菜末、面皮、豆面、面粉、葱姜末、五香粉、盐、香油。
2、制作工具:蒸笼、笼布、盆、菜刀、擀面杖。
3、制作步骤:
(1)将新鲜猪血2500克过滤后加入猪板油碎1500克、盐120克、五香粉100克、香油300克、白菜末2000克,放入大盆调匀备用;
(2)面粉1000克加水500克和匀,擀成圆形薄面皮,两张备用;
(3)笼屉放入笼布,放入擀好的面皮,然后平铺匀刚拌好的猪血料,约5厘米厚,然后上面再铺上一张擀好的面皮,形成一个整体,大火蒸1个小时,改刀即可食用;
4、特点:血糕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实惠,风味独特。
二、莘县耿氏焖子制作技艺:
1、制作材料:纯红薯粉条、地瓜粉、盐、十三香、五香粉、香油、葱姜末、肉末。
2、制作工具:蒸笼、笼布、盆、菜刀。
3、制作步骤:
(1)将地瓜粉凉水泡透备用;
(2)粉条沸水煮透,凉水冲凉,并控透水备用;
(3)粉条1000克、地瓜粉1500克、盐25克、香油100克、葱末200克、姜末150克、肉末300克、十三香10克、五香粉10克放入大盆拌匀,放入铺好笼布的蒸笼内蒸1个小时,取出放凉改刀即可食用;
(4)食用方法:凉拌、炖、烩、炒。
4、特点:爽滑可口、可健脾补气、益肺固肾、可减少皮下脂肪堆积。
莘县耿氏血糕、焖子制作技艺历尽四代有序传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深受民众欢迎的地方名吃。近年来曾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省、市、县报刊电台及地方志书也多有报道和记载。它是莘县传统美食文化的组成部分,2021年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