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学期,我校在各级领导的悉心关怀与大力支持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办学目标,大力推进“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全体师生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凭借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学校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实党建工作,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
2025 年上半年,在县教工委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党员同志更加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更加注重实效,党建各项工作水平逐步提升。随着我校的发展,我校的党员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为进一步规范党支部建设,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管理,我校新增了3个基层党支部。本学期,我校党建工作紧扣重点、务求实效。学校党委以强化“清廉学校”建设为抓手,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点任务,分层分类开展学习教育。组织召开了以中央八项规定为主题的全体党员大会 2 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各支部委员会会议30次,细化部署、推进落实;支部书记讲党课11次,深化理论、筑牢根基。本学期,各支部继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共有1名预备党员转正,双推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教师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同时,学校设立了七处党员示范区,搭建起了党员深度参与学校建设的优质平台,打破了以往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局面,使党员能够将理论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各支部积极组织集中学习、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党员在实践中亮身份、作表率。在党员示范区的引领下,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二)师者匠心,点亮教育星河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助力专业成长。教师发展中心以“完成学校教务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等为奋斗方向,鼓励教师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开展“教学规范月”活动,修订《学校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流程,加强制度执行力度,推动教学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同时,加强日常巡课,开展师生访谈调查,按计划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三是推进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素养。组织开展了第四届“新城杯”课堂教学大赛,推进“双五”教学模式和疑探教学思想的落实。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通过多元培训方案,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推动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不断成长。
(三)德育润心,培育时代新人
一是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学校围绕行为规范强化教育,通过升旗仪式、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文明习惯。
二是开展多彩德育活动。本学期,学校通过行为规范教育月、安全教育月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同时,开展高考百天誓师动员大会、成人典礼、“学雷锋我行动”志愿活动、清明节祭扫英烈活动等,将德育教育寓于丰富的活动中。
三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学生会干部会议、教导员例会、班主任培训会议,发挥学生会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教导员和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学校持续加强家校社协同联动,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育人体系。开展多期家长读书会活动,强化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四)校园文化,奏响青春乐章
一是文艺活动方面,由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联合主办的“蔬乡墨韵”书笺书法小品精作展走进新城高中,校园内掀起了一股浓厚的书法艺术热潮,此次活动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是体育活动方面,“羽动新城”校园羽毛球总决赛开赛,促进全民健身运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教职工拔河比赛、第四届“新城杯”音体美课堂教学大赛等活动成功举办,展现了师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其中,在5月31日莘县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田园牧歌杯”龙舟赛上,新城高中龙舟队以“200 米预赛第一名、决赛第一名,300 米预赛第一名、决赛第二名”,最终成绩第一名,夺得本届龙舟比赛的冠军。
三是组织开展了两场重大仪式活动。5月17日,高二学生成人礼仪式隆重举行;5月31日,2025届毕业典礼“青春不散场,梦想正起航”隆重举行,为学生留下难忘的成长记忆。
(五)家校荣誉,激励奋进前行
一是家校共育工作获表彰。2025年5月,新城高中《点亮家庭教育之光,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家校共育工作被评为聊城市关工委家庭教育工作品牌。
二是省级共同体单位授牌。2025年5月,新城高中被山东省教育厅关工委、山东成员教育协会授予“山东家长大学共同体单位”。
三是课题立项与教师荣誉。刁庆涛主任的《5485校家社基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课题获聊城市立项,曹天增主任荣获“聊城市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学校发展增添光彩。
(六)教研兴校,赋能教育未来
一是教科研中心成立。本学期,学校教科研中心正式成立,完善了学校教科研体系,凝聚了“科研中心”“教研组”“备课组”三级力量,为学校实现“好起来”“强起来”“名起来”保驾护航。
二是教学改革与推广。参与教科研中心组,意味着教师们将有机会深入教育领域的前沿,通过问题导向、课程思维、课题引领、课例研究、课堂改革等方式,勇敢地打破学科壁垒,不断加强教学经验的积累,借在课堂教学上,我们积极推广“疑探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堂主体由教师转换为学生,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获取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目前高一9大学科组均有种子选手,课改期间种子教师全程通过“两磨三上”进行磨课指导,全体教师参与听课,通过种子教师、课改班级逐步辐射带动到全校。
三是课题立项与成果。在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征集优秀课程设计评选中,学校《课程规划方案》荣获A类二等奖,《立足新城 践行实践》荣获C类三等奖。在聊城市水城名师评选中,学校推荐的安现伟等4位教师全部通过评选,成为新一期的水城名师培养人,实现“大满贯”;楚丽娜老师申请的青年课题《黄河文化融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实践研究》成功获批省级课题立项,另有,3项市级课题、5项县级课题立项。周长会等教师团队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一座边城,一出好戏》,方继海、曹体奎、郝怀风、肖玉涵、丁立艳申请学科项目式学习案例《城市交通流量优化》分别获得市级一等奖和二等奖。
(七)高考荣耀,见证教育成果
第二届毕业生成绩斐然,整体达到预期目标。本届高考我校最高分为657分(实高691分,一中680分)。一段线上线人数1380人(实高1355人,一中1373人);加上特长生上线总人数为1692人(实高1562人,一中1697人);加上春考生上线总人数达1766人(实高1689人,一中1817人)。学校将继续指导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助力学生实现梦想。这一成绩不仅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好证明,更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
(八)展望未来,续写教育华章
回首过往,新城高中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德育建设、校园文化、教科研工作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创新为驱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续写教育华章。我们将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管理,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贡献更多新城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新城高中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用教育之光,照亮更多学子的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