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莘政办发

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莘县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的通知

时间:2025-08-29 00:00:00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索引号: 3715220009/2025-45816690
名称: 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莘县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5-08-29
发文日期: 2025-08-29
文号:莘政办发〔2025〕9号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单位:莘县人民政府
文件状态: 有效


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莘县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

工作计划的通知

 莘政办发〔2025]9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单位):

《莘县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8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莘县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省、市实施方案,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根据《莘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制定本计划。

一、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1.完善政府职能体系。加强权责清单管理运用,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督促政府部门及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加强对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调整情况的监督检查。持续加强部门职能运行监管,深入开展核心职能履行情况评估,推动部门依法全面主动高效履职。(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县有关部门)

2.推动政府依法管理。依据国家、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基本目录,健全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动态调整事项清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深度结合,探索“专业型”分级分类监管。(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市场监管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司法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开展市场准入领域攻坚。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围绕破除跨区域经营壁垒,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企业跨区域迁移及变更集成办理,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开展全面应用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改革,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互信互认。推广“经营范围自主公示”,提供更加规范、便利、透明、可预期的登记服务。(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商务投资促进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贯彻落实省市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同审查工作细则,持续清理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健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动态推动企业账款清欠。常态化开展“聊城企业之家”系列活动,深化干部助企远航行动,推广“1143+N”中小企业专家志愿服务模式,优化助企服务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精准高效服务企业。加快市“政策快享”服务平台与省“鲁惠通”政策兑现平台对接,推动惠企政策全覆盖。开展建设项目全周期审批服务提升,聚焦要素供给、数据应用、项目推进条线管理、重点项目预警推进、项目投产效益评估、产业数据应用、企业服务、政银企对接等方面,利用协同管理系统功能,深化“项目管家”帮办服务与重点项目分类管理融合,优化建设项目全周期服务保障体系。(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行政审批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5.开展政务服务提升行动。高标准完成2025年“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迭代更新服务场景,推动办件量大、覆盖群体和企业类型多、反映问题比较突出的重点事项高质量落地。坚持“一张清单管到底”,推动同一事项在县域范围内同标准办理、无差别受理。常态化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倒逼政务服务效率提速和质量提升。(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行政审批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6.持续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巩固拓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整治成效,全面建立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推动镇街责权能对等。持续开展“优编强基”改革,推进编制资源和人员力量向基层和执法办案一线倾斜。(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委编办,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7.提升合法性审查质效。编制公布县政府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完成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任务。调整公布县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执行《山东省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规范》,开展镇街合法性审查卷宗评查。完善备案审查工作机制,执行《备案审查技能体系的建构》。(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有关部门)

三、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

8.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的组织统筹。进一步理顺职责、整合队伍、减少层级,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按照《山东省赋予镇(街道)行政执法权指导目录》,指导县有关部门依法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行政执法事项下放镇(街道)。(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县司法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9.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出台《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清理并公布涉企检查主体清单,严禁不具备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实施行政检查。梳理并公布涉企检查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推广应用“山东省涉企行政检查平台”,严格执行“扫码入企、逢进必扫”,建立行政检查和入企行为“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留痕、事后评价”机制。(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有关部门)

10.提升涉企执法服务水平。全面落实《莘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实施方案(2024—2025年)》,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全面推广行政执法“监督+服务”模式,聚焦地标行业、重点行业,编制“一业一册”全周期依法经营指引。严禁以“第三方服务”变相实施涉企行政检查。(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11.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加大食品药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教育培训、治理欠薪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深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组织实施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违法违规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等领域环境违法活动。(责任单位:县委网信办、县教育体育局、县公安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莘县分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依法预防应对突发事件

12.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整合职责、人员、装备等资源要素,在镇(街道)开展“七个一”(一套应急工作机制、一套应急预案体系、一张应急管理网格表、一批群众转移避险点、一批抢险救援装备、一支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一套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计划)建设,打造一批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示范样板,切实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基础。修订《莘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推动制定县级专项预案。推进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强化应急救援保障。(责任单位:县应急局)

13.严密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大督导帮扶力度,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深查彻改、动态清零。聚焦重点任务攻坚突破,论证实施一批工程治理、科技支撑项目,加快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责任单位:县应急局〔县安委办〕,县有关部门)

14.有效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科学研判灾害事故风险,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有针对性开展实战演练。结合灾害事故风险特点和救援工作需要,在重点行业领域统筹推进县级救援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救援队伍培育管理,开展社会应急力量分类评级,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责任单位:县应急局,县有关部门)

五、积极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15.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持续抓好《信访工作条例》贯彻实施,构建“受理部门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解决”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全流程业务规范,形成依法有序运转工作闭环。(责任单位:县信访局)

16.提高行政调解水平。推动落实《山东省行政调解办法》,规范行政调解程序,加强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衔接联动,依法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有关部门)

17.提高行政复议效能。健全以县级功能区及其职能部门、所辖镇(街道)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管辖机制。探索“行政复议+法治督察”模式。开展行政复议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加强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监督。(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18.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建设,推动涉案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答辩、按期举证等职责。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确保涉案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推进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常态化。增强府院协调化解合力,引导与规范行政机关在诉讼中自我纠错。(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六、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

19.增强监督工作合力。深入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积极发挥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等监督作用。对行政机关公职人员违法行为严格追究法律责任,依规依法给予处分。(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机关,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0.持续深化政府督查。贯彻实施《政府督查工作条例》,加大政府督查落实力度,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督办机制,形成左右协调联动、上下贯通融合的“大督查”格局。(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1.提升执法监督效能。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厉查处乱检查行为。针对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问题开展重点监督。组织开展涉企行政检查专项监督,选树涉企行政检查正面典型,定期通报涉企行政检查反面案例。建立负面通报制度,健全责任追究等机制,发现行政执法人员涉嫌违纪或职务违法、职务犯罪等问题线索,依法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纪委监委机关,县有关部门)

2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依法公开、审慎公开,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宣传月、政府开放月等系列活动。推进依申请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依法主动公开群众关注且符合公开条件的土地征收、物业管理、社会保障等信息,严格遵循信息公开审查机制,确保不涉及社会稳定敏感内容、不发生内部信息泄露风险,更好发挥以公开促落实、优服务、强监管作用。(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有关部门)

23.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畅通政务失信专项投诉渠道,依托“信用中国”政务失信投诉专栏,及时依法处理涉及我县政府部门(含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违约失信行为。持续深化政务失信治理,完善政务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清理政府失信存量,严防政府失信增量,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七、加快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24.深化数据“汇治用”体系建设。统筹管理公共数据,依托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深化流程再造,推进“一件事”“基层服务”“行政执法”“社会生活”等领域“无证明”。围绕农业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数据要素X”典型应用场景,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司法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5.提升“爱山东”政务服务水平。强化“爱山东”移动端、PC端运营服务,整合企业和群众办事服务入口,接入一批“拳头应用”和“关键小事”,持续拓展创新应用场景覆盖面,让“爱山东”更好用、更易用。(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6.深化数字赋能监管执法。持续推进智慧执法,加强信息化技术、装备的配置和应用。积极运用智慧化手段,探索“非现场监管”。推广应用“鲁执法”平台,推动行政检查、处罚、强制行为网上运行,提升执法办案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政府办公室,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八、强化组织保障和工作落实

27.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谋划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县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协调督促推动,深化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责任单位:县委依法治县办,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8.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工作部署,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适时启动依法行政示范创建。加强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开展年度综合性督察,适时启动专项督察和重大法治事件督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对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县政府部门开展督导。(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机关、县委依法治县办,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9.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推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次学习内容,落实政府常务会议、部门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业务培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依法治县办、县司法局,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0.加强课题研究征集和舆论宣传。认真开展法治聊城建设理论与实务研究课题和法学研究课题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聊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征集工作。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宣传力度,加强典型经验做法宣传推广,营造法治政府建设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县委依法治县办、县法学会,县有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附件:《莘县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重点任务分工台账


附件

    《莘县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重点任务分工台账

任务重点任务具体内容完成时限牵头(责任)单位分管领导责任人
编号
1完善政府职能体系。1.加强权责清单管理运用,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2025年12月县委编办王利文郭  磊
2.督促政府部门及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加强对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调整情况的监督检查。2025年12月县委编办王利文郭  磊
3.持续加强部门职能运行监管,深入开展核心职能履行情况评估。2025年12月县委编办陈  山江乐乐
2推动政府依法管理。4.健全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2025年12月县政府办公室魏莹莹宋廷彪
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5.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动态调整事项清单。2025年12月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6.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深度结合,探索“专业型”分级分类监管。2025年11月县市场监管局杨彦民郭保华
县发展改革局吴金宝王丹丹
3开展市场准入领域攻坚。7.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长期坚持县发展改革局晋利英张  洋
县商务局李  倩秦爱娟
8.围绕破除跨区域经营壁垒,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长期坚持县发展改革局晋利英张  洋
9.推动企业跨区域迁移及变更集成办理,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2025年12月县行政审批局王  磊王  芳
10.开展全面应用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改革,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领域互信互认。2025年12月县行政审批局王  磊王  芳
11.推广“经营范围自主公示”,提供更加规范、便利、透明、可预期的登记服务。2025年12月县行政审批局王  磊王  芳
4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2.出台我县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同审查工作细则,持续清理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2025年12月县市场监管局罗章会王占国
13.健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动态推动企业账款清欠。2025年12月县工业和冯永雷王德义
信息化局
14.常态化开展“聊城企业之家”系列活动,深化干部助企远航行动,推广“1143+N”中小企业专家志愿服务模式。2025年12月县工业和王利国马景政
信息化局冯永雷刘秀华
15.加快市“政策快享”服务平台与省“鲁惠通”政策兑现平台对接,推动惠企政策全覆盖。长期坚持县发展改革局高艳芬王延敏
16.开展建设项目全周期审批服务提升,利用协同管理系统功能,深化“项目管家”帮办服务与重点项目分类管理融合,优化建设项目全周期服务保障体系。2025年12月县发展改革局徐大印李  刚
县行政审批局张书宪王丽燕
5开展政务服务提升行动。17.高标准完成2025年“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迭代更新服务场景。2025年12月县政府办公室魏莹莹宋廷彪
县行政审批局王  涛段云霞
18.坚持“一张清单管到底”,推动同一事项在县域范围内同标准办理、无差别受理。2025年12月县政府办公室魏莹莹宋廷彪
县行政审批局王  涛段云霞
19.常态化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倒逼政务服务效率提速和质量提升。2025年12月县政府办公室魏莹莹宋廷彪
县行政审批局王  涛段云霞
6持续完善基层治理机制。20.巩固拓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整治成效。2025年12月县委组织部冯朝献赵敬雷
县委社会工作部孟  琛柳建才
21.全面建立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推动镇街责权能对等。2025年6月县委编办王利文郭  磊
22.持续深化“优编强基”改革,推进编制资源和人员力量向基层和执法办案一线倾斜。2025年12月县委编办徐燕君耿鹏展
7提升合法性审查质效。23.编制公布县政府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完成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任务。2025年12月县司法局王  超杨  鹏
24.调整公布县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2025年5月县司法局王  超杨  鹏
25.执行《山东省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规范》,开展镇街合法性审查卷宗评查。2025年6月县司法局王  超杨  鹏
26.完善备案审查工作机制,编制《备案审查技能体系的建构》。2025年5月县司法局王  超杨  鹏
8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27.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协作执法的组织统筹。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县委编办王利文郭  磊
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28.进一步理顺职责、整合队伍、减少层级,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县委编办王利文郭  磊
29.指导县有关部门依法将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行政执法事项下放镇街。2025年12月县委编办王利文郭  磊
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9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30.出台《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2025年5月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31.清理并公布涉企检查主体清单,严禁不具备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实施行政检查。梳理并公布涉企检查事项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2025年6月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32.推广应用“山东省涉企行政检查平台”,严格执行“扫码入企、逢进必扫”,建立行政检查和入企行为“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留痕、事后评价”机制。2025年12月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10提升涉企执法服务水平。33.全面落实《莘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实施方案(2024—2025年)》,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2025年10月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34.持续深化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全面推广行政执法“监督+服务”模式。2025年12月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11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35.深入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2025年12月县委网信办杨  浩武亭亭
36.深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2025年12月县委网信办杨  浩武亭亭
37.组织实施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违法违规专项治理。2025年12月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王世磊赵少勇
38.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等领域环境违法活动。长期坚持市生态环境局赵振潮蒋晓辉
莘县分局
12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39.整合职责、人员、装备等资源要素,在乡镇(街道)开展“七个一”,建设,打造一批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示范样板。2025年10月县应急局李  斌朱鲁勇
40.修订《莘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推动市县总体预案评估修订。2025年12月县应急局李  斌朱鲁勇
41.推进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强化应急救援保障。长期坚持县应急局李  斌朱鲁勇
13严密防控重大安全风险。42.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大督导帮扶力度,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深查彻改、动态清零。聚焦重点任务攻坚突破,论证实施一批工程治理、科技支撑项目,加快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长期坚持县应急局刘增奎王  阳
14有效应对突发灾害事故。43.科学研判灾害事故风险,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有针对性开展实战演练。2025年10月县应急局李  斌朱鲁勇
44.结合灾害事故风险特点和救援工作需要,在重点行业领域统筹推进县级救援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救援队伍培育管理,开展社会应急力量分类评级,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长期坚持县应急局李  斌朱鲁勇
15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45.持续抓好《信访工作条例》贯彻实施,构建“受理部门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解决”工作格局。长期坚持县信访局李占磊刘国明
谷冬芹成洪灵
46.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全流程业务规范,形成依法有序运转工作闭环。长期坚持县信访局李占磊刘国明
谷冬芹成洪灵
16提高行政调解水平。47.推动落实《山东省行政调解办法》,规范行政调解程序,加强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衔接联动,依法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长期坚持县司法局赵序路王  凯
17提高行政复议效能。48.健全以县级功能区及其职能部门、所辖镇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管辖机制。2025年12月县司法局刘  芳邹良琦
49.探索“行政复议+法治督察”模式。2025年12月县司法局刘  芳邹良琦
50.开展行政复议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加强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监督。2025年12月县司法局刘  芳邹良琦
18加强行政应诉工作。51.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建设,推动涉案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答辩、按期举证等职责。长期坚持县法院马敬启任洪国
52.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确保涉案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长期坚持县司法局刘  芳邹良琦
53.推进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常态化。2025年11月县法院马敬启任洪国
县司法局刘  芳邹良琦
54.增强府院协调化解合力,引导与规范行政机关在诉讼中自我纠错。长期坚持县法院马敬启任洪国
县司法局刘  芳邹良琦
19增强监督工作合力。55.深入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积极发挥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等监督作用。对行政机关公职人员违法行为严格追究法律责任,依规依法给予处分。2025年12月县纪委监委机关王子健高岩博
20持续深化政府督查。56.加大政府督查落实力度,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督办机制,形成左右协调联动、上下贯通融合的“大督查”格局。2025年12月县政府办公室王相豪赵林申
21提升执法监督效能。57.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厉查处乱检查行为。长期坚持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58.组织开展涉企行政检查专项监督,选树涉企行政检查正面典型,定期通报涉企行政检查反面案例。2025年12月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59.建立负面通报制度,健全责任追究等机制,发现行政执法人员涉嫌违纪或职务违法、职务犯罪等问题线索,依法移送纪检监察机关。2025年12月县纪委监委机关谭宪鑫赵艳霞
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2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60.坚持依法公开、审慎公开,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宣传月、政府开放月等系列活动长期坚持县政府办公室张敬磊杨  薇
61.推进依申请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遵循信息公开审查机制。长期坚持县政府办公室张敬磊杨  薇
23加强政务诚信建设。62.畅通政务失信专项投诉渠道,依托“信用中国”政务失信投诉专栏,及时依法处理涉及我县政府部门(含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违约失信行为。2025年12月县发展改革局吴金宝王丹丹
63.持续深化政务失信治理,完善政务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清理政府失信存量,严防政府失信增量,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2025年12月县发展改革局吴金宝王丹丹
24深化数据“汇治用”体系建设。64.统筹管理公共数据,依托县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长期坚持县政府办公室康怀航张书鑫
65.深化流程再造,推进“一件事”“基层服务”“行政执法”“社会生活”等领域“无证明”。长期坚持县政府办公室康怀航张书鑫
66.围绕农业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数据要素X”典型应用场景,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长期坚持县政府办公室康怀航张书鑫
25提升“爱山东”政务服务水平。67.强化“爱山东”移动端、PC端运营服务,整合企业和群众办事服务入口,接入一批“拳头应用”和“关键小事”,持续拓展创新应用场景覆盖面。长期坚持县政府办公室康怀航张书鑫
26深化数字赋能监管执法。68.积极运用智慧化手段,探索“非现场监管”。2025年12月县市场监管局刘  昕邢  军
杨彦民张多颖

纪小平
69.推广应用“鲁执法”平台,推动行政检查、处罚、强制行为网上运行,提升执法办案智能化水平。长期坚持县司法局陈韶伟郭艳坤
27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70.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长期坚持县委依法治县办王  超王瑞强
71.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协调督促推动,深化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2025年12月县委依法治县办王  超王瑞强
28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72.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工作部署,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适时启动依法行政示范创建。2025年10月县委依法治县办陈韶伟郭艳坤
73.加强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开展年度综合性督察,适时启动专项督察和重大法治事件督察。2025年12月县委依法治县办陈韶伟郭艳坤
74.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对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县政府部门开展督导。2025年12月县委依法治县办陈韶伟郭艳坤
29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75.推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次学习内容,落实政府常务会议、部门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2025年12月县委组织部吴玉国李  霄
县委依法治县办赵序路王德卫
30加强课题研究和舆论宣传。76.将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法治聊城建设理论与实务研究课题,纳入年度法学研究课题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聊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2025年10月县委依法治县办陈韶伟郭艳坤
县法学会李明明刘  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莘县人民政府 承办: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635-7321439

网站标识码:3715220009 鲁ICP备14013408号 党政机关 鲁公网安备 37152202000131号

郑重声明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